最後一球的放球點真是.................魔阿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轉錄)A-Rod for Marlins ?
10/19馬林魚官網登出一篇標題為「A-Rod rumor」的報導,內容提到ESPN資深作家Buster Olney預測在今年Alex Rodriguez執行合約中的脫逃條款後,馬林魚將加入競逐這名巨砲的行列。

A-Rod明年球季是否可能換穿另一件條紋球衣? (照片來源:AP)
Olney引述一位不願具名的聯盟行政人員的談話指出,馬林魚是目前
極少數有足夠薪資空間可以容納A-Rod鉅額薪資的球隊,若再加上
A-Rod從7歲起直到高中畢業都是居住在Miami,以及超級球星的加盟
將有助於球團向當地政府爭取興建新球場的補助款,這些因素似乎讓
這個「A-Rod for Marlins」的rumor看起來不太像是「UN for Taiwan」
之流的假議題。不過兩者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都是給綠軍(
馬林魚的球衣也是綠色系的)喊爽的啦!(笑)
不過看到這則「A-Rod rumor」,許多球迷的第一直覺便是馬林魚
已經有明星三壘手Miguel Cabrera(暱稱Miggy)了,有必要再爭取
另一位同樣防守三壘的明星球員加盟嗎?
事實上從今年球季中以來,馬林魚的防守一直是美國球評與魚迷的
檢討焦點。本季年輕的馬小魚團隊失誤137次在全大聯盟敬陪末座,
比第一名洛磯隊68次的兩倍還多,即使跟倒數第二名遊騎兵的124次
相比也整整多了13次。如果要找守備崩盤的一級戰犯,三、遊搭檔
Miggy和Hanley Ramirez分別失誤23次跟24次,守備率分別只有9成41
跟9成63,被列為是馬林魚守備位置大風吹的頭號目標,目前呼聲較高
的是讓Miggy改守一壘,腳程快的Hanley去守中外野。因此不論A-Rod
加盟與否,新球季的守備位置異動似乎是有可能發生的。
如果Miggy在今年的薪資仲裁跟大聯盟冬季會議後仍然沒被交易出去
, 而且Hanley的左肩關節唇撕裂傷手術復健順利的話,個人預期他
們的守備位置異動將會是明年春訓教練團首要解決的問題。姑且不論
兩人的守備能力是否還有進步空間,但看看Miggy和Hanley本季的進
攻數據,如果你是教練,你應該也會願意讓他們減輕防守負擔,
專注在打擊上吧!

看到了吧!這樣的人間凶器即使守備能力是OK的,我也會希
望看到他們換 到相對輕鬆的守備位置,減輕防守壓力、進而
更加專注打擊。
考量馬林魚現有陣容,一壘確實是Miggy最適合的新家。Miggy
在初上大聯盟前三年(2003-2005)雖然以外野手身分出賽累計
高達348場(左外野248場 ,右外野100場),不過相較於今年防
守左、右外野的Josh Willingham與 Jeremy Hermida,
目前defensive alignment中防守一壘的Mike Jacobs可取
代性是相對較高的。

Miguel Cabrera (照片來源:Getty Images)
過去馬林魚農場的頂級新秀Jeremy Hermida(.296/.369/.501,
18HRs, 63RBIs)自今年9/1起直至球季結束已連續27場穩坐
第三棒及右外野手, 也預期是明年開季後第三棒之首選;
左外野手Josh Willingham (.265/.364/.463,21HRs,89RBIs)
是近兩季最常排在Miggy後面擔任 第4或第5棒的打者,也偶有
在ESPN每日五大防守好球中亮相;再加上 Miggy近兩年回到三
壘後發福不少,因此就球隊先發陣容及個人體型條件上似乎都沒有
回到外野的可能。不過Miggy改守一壘後球隊可能要開始煩
惱為Mike Jacobs(.265/.317/.458,17HRs,54RBIs)尋找交易機會了。
另外Miggy的意願可能才是決定Miggy新家的主要因素。Miggy在小聯盟
高階1A及2A幾乎都是以三壘手出賽(雖然累計守備率只有.931),升上
大聯盟後即使前有金手套級三壘手Mike Lowell當道,但Miggy仍多次爭
取由外野重回三壘因此很難想像現在是小魚一哥的Miggy
還會願意棄三壘而就一壘或外野。
三壘守備位置常被稱為是「hot corner」,原因在於三壘方向
的來球更常出現極快速的強勁平飛球或極緩慢的軟弱滾地球,
讓三壘手處理這兩種 極端狀況都需要更快速的第一時間反應,
因此現役的金手套級三壘手Scott Rolen與Eric Chavez給人最
深刻的印象往往不是超寬廣的守備範圍、 驚人的腰力或傳接球
的流暢度,而是在於第一時間處理球的反應與子彈般
的傳球。近代不少重砲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三壘手,包括
前述Scott Rolen、Eric Chavez,以及Vinny Castilla、Corey Koskie
等。松井秀喜過去就讀星稜高校時代其實也是三壘手,1993年
進入讀賣巨人隊後教練團為減輕其守備 負擔(也或許是巨人當
時已經有原辰德及岡崎郁兩名明星三壘手了)要求松井轉任右外野手
(目前在洋基則主攻左外野),而松井在外野也能發揮其強
肩狙殺的守備特性,算是三壘手轉戰外野的成功案例。
至於另一個可能更換守備位置的是游擊手Hanley Ramirez,
季初馬林魚補強 中外野手的計畫失敗後,Hanley一直是填補
中外野大洞經常被提到的人選。
日前支持Hanley Ramirez繼續守游擊的美國球評以前馬林魚游擊手
Alex Gonzalez為例,希望時間能improve及證明Hanley守游擊
的能耐,國內也有網友將Hanley Ramirez與Jose Reyes、
Jimmy Rollins、J.J. Hardy 並列年輕一代的國聯游擊黃金四劍客
,跟五年前的美聯四大游擊手Jeter、A-Rod、Garciaparra、
Tejada分庭抗禮。不過依個人對Hanley Ramirez的觀察,
Hanley大聯盟生涯前兩季的打擊成績其實更像小熊的
Alfonso Soriano,是少數兼具速度與長打能力的好手,
而Soriano從二壘轉戰外野的失敗案例似乎殷鑑不遠;
另外Hanley Ramirez的體型則介於Jose Reyes與A-Rod之間,
未來犧牲速度換取爆發力的機率似乎遠大於擔任攻擊箭頭,
這應該會使Hanley 更適合轉戰三壘手。

Hanley Ramirez (照片來源:AP)
更重要的是,這個switch即使不會是球隊現階段的high priority,
我相信打擊爆發力持續進步(長打率由06年.480增加到07年.562,
全壘打由17支增加到29支)的Hanley Ramirez,在他的球員生涯
會有那麼一天步上紅襪前輩Nomar Garciaparra的後塵-也就是隨著
守備範圍的縮小而被更年輕或守備型的游擊手取代,最後仍將被迫
轉戰三壘(甚至一壘)。So,何不讓Hanley明年嘗試轉戰三壘呢?
當然,這也要現在守三壘的Miggy老大先同意換位置囉!
最後提供一則訊息,馬林魚官網最近舉辦「Who was the Marlins'
MVP this season?」的網路投票,截至美國時間10/21 11:43 pm止,
在1002張票裡面Hanley Ramirez得到近半數的478票(得票率48%)
,領先Miguel Cabrera的418票(42%)。年輕球員的成長應該是看
這支球隊打球最大的樂趣吧!
原文出處:http://blog.pixnet.net/BaseballBang/post/10560542

A-Rod明年球季是否可能換穿另一件條紋球衣? (照片來源:AP)
Olney引述一位不願具名的聯盟行政人員的談話指出,馬林魚是目前
極少數有足夠薪資空間可以容納A-Rod鉅額薪資的球隊,若再加上
A-Rod從7歲起直到高中畢業都是居住在Miami,以及超級球星的加盟
將有助於球團向當地政府爭取興建新球場的補助款,這些因素似乎讓
這個「A-Rod for Marlins」的rumor看起來不太像是「UN for Taiwan」
之流的假議題。不過兩者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都是給綠軍(
馬林魚的球衣也是綠色系的)喊爽的啦!(笑)
不過看到這則「A-Rod rumor」,許多球迷的第一直覺便是馬林魚
已經有明星三壘手Miguel Cabrera(暱稱Miggy)了,有必要再爭取
另一位同樣防守三壘的明星球員加盟嗎?
事實上從今年球季中以來,馬林魚的防守一直是美國球評與魚迷的
檢討焦點。本季年輕的馬小魚團隊失誤137次在全大聯盟敬陪末座,
比第一名洛磯隊68次的兩倍還多,即使跟倒數第二名遊騎兵的124次
相比也整整多了13次。如果要找守備崩盤的一級戰犯,三、遊搭檔
Miggy和Hanley Ramirez分別失誤23次跟24次,守備率分別只有9成41
跟9成63,被列為是馬林魚守備位置大風吹的頭號目標,目前呼聲較高
的是讓Miggy改守一壘,腳程快的Hanley去守中外野。因此不論A-Rod
加盟與否,新球季的守備位置異動似乎是有可能發生的。
如果Miggy在今年的薪資仲裁跟大聯盟冬季會議後仍然沒被交易出去
, 而且Hanley的左肩關節唇撕裂傷手術復健順利的話,個人預期他
們的守備位置異動將會是明年春訓教練團首要解決的問題。姑且不論
兩人的守備能力是否還有進步空間,但看看Miggy和Hanley本季的進
攻數據,如果你是教練,你應該也會願意讓他們減輕防守負擔,
專注在打擊上吧!
看到了吧!這樣的人間凶器即使守備能力是OK的,我也會希
望看到他們換 到相對輕鬆的守備位置,減輕防守壓力、進而
更加專注打擊。
考量馬林魚現有陣容,一壘確實是Miggy最適合的新家。Miggy
在初上大聯盟前三年(2003-2005)雖然以外野手身分出賽累計
高達348場(左外野248場 ,右外野100場),不過相較於今年防
守左、右外野的Josh Willingham與 Jeremy Hermida,
目前defensive alignment中防守一壘的Mike Jacobs可取
代性是相對較高的。

Miguel Cabrera (照片來源:Getty Images)
過去馬林魚農場的頂級新秀Jeremy Hermida(.296/.369/.501,
18HRs, 63RBIs)自今年9/1起直至球季結束已連續27場穩坐
第三棒及右外野手, 也預期是明年開季後第三棒之首選;
左外野手Josh Willingham (.265/.364/.463,21HRs,89RBIs)
是近兩季最常排在Miggy後面擔任 第4或第5棒的打者,也偶有
在ESPN每日五大防守好球中亮相;再加上 Miggy近兩年回到三
壘後發福不少,因此就球隊先發陣容及個人體型條件上似乎都沒有
回到外野的可能。不過Miggy改守一壘後球隊可能要開始煩
惱為Mike Jacobs(.265/.317/.458,17HRs,54RBIs)尋找交易機會了。
另外Miggy的意願可能才是決定Miggy新家的主要因素。Miggy在小聯盟
高階1A及2A幾乎都是以三壘手出賽(雖然累計守備率只有.931),升上
大聯盟後即使前有金手套級三壘手Mike Lowell當道,但Miggy仍多次爭
取由外野重回三壘因此很難想像現在是小魚一哥的Miggy
還會願意棄三壘而就一壘或外野。
三壘守備位置常被稱為是「hot corner」,原因在於三壘方向
的來球更常出現極快速的強勁平飛球或極緩慢的軟弱滾地球,
讓三壘手處理這兩種 極端狀況都需要更快速的第一時間反應,
因此現役的金手套級三壘手Scott Rolen與Eric Chavez給人最
深刻的印象往往不是超寬廣的守備範圍、 驚人的腰力或傳接球
的流暢度,而是在於第一時間處理球的反應與子彈般
的傳球。近代不少重砲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三壘手,包括
前述Scott Rolen、Eric Chavez,以及Vinny Castilla、Corey Koskie
等。松井秀喜過去就讀星稜高校時代其實也是三壘手,1993年
進入讀賣巨人隊後教練團為減輕其守備 負擔(也或許是巨人當
時已經有原辰德及岡崎郁兩名明星三壘手了)要求松井轉任右外野手
(目前在洋基則主攻左外野),而松井在外野也能發揮其強
肩狙殺的守備特性,算是三壘手轉戰外野的成功案例。
至於另一個可能更換守備位置的是游擊手Hanley Ramirez,
季初馬林魚補強 中外野手的計畫失敗後,Hanley一直是填補
中外野大洞經常被提到的人選。
日前支持Hanley Ramirez繼續守游擊的美國球評以前馬林魚游擊手
Alex Gonzalez為例,希望時間能improve及證明Hanley守游擊
的能耐,國內也有網友將Hanley Ramirez與Jose Reyes、
Jimmy Rollins、J.J. Hardy 並列年輕一代的國聯游擊黃金四劍客
,跟五年前的美聯四大游擊手Jeter、A-Rod、Garciaparra、
Tejada分庭抗禮。不過依個人對Hanley Ramirez的觀察,
Hanley大聯盟生涯前兩季的打擊成績其實更像小熊的
Alfonso Soriano,是少數兼具速度與長打能力的好手,
而Soriano從二壘轉戰外野的失敗案例似乎殷鑑不遠;
另外Hanley Ramirez的體型則介於Jose Reyes與A-Rod之間,
未來犧牲速度換取爆發力的機率似乎遠大於擔任攻擊箭頭,
這應該會使Hanley 更適合轉戰三壘手。

Hanley Ramirez (照片來源:AP)
更重要的是,這個switch即使不會是球隊現階段的high priority,
我相信打擊爆發力持續進步(長打率由06年.480增加到07年.562,
全壘打由17支增加到29支)的Hanley Ramirez,在他的球員生涯
會有那麼一天步上紅襪前輩Nomar Garciaparra的後塵-也就是隨著
守備範圍的縮小而被更年輕或守備型的游擊手取代,最後仍將被迫
轉戰三壘(甚至一壘)。So,何不讓Hanley明年嘗試轉戰三壘呢?
當然,這也要現在守三壘的Miggy老大先同意換位置囉!
最後提供一則訊息,馬林魚官網最近舉辦「Who was the Marlins'
MVP this season?」的網路投票,截至美國時間10/21 11:43 pm止,
在1002張票裡面Hanley Ramirez得到近半數的478票(得票率48%)
,領先Miguel Cabrera的418票(42%)。年輕球員的成長應該是看
這支球隊打球最大的樂趣吧!
原文出處:http://blog.pixnet.net/BaseballBang/post/10560542
淺談與防禦率與其數據延伸
年代
如果各位有查一下歷史上幾個投手的ERA的話你會發現有些時期的投手看起來
就像是超人一樣, 完全壓制住打者, 而有些時期剛好相反。 例如說1903~1918或
是1963~1968的打者就被投手欺負的很慘。
1903~1918是著名的Dead-ball era, 原因有很多, 例如說:
1. 當時打者大多採用level swing。 Uppercut要到Babe Ruth開始他的打擊生涯
時打者們才開始採用的, 由於level swing的流行, 導致長打的產量小。
2. 唾液球(spitball)。 這段期間投手是可以合法的損傷球以及對球吐口水, 再加
上當時比賽都是把球打到皮剝落的時候才替換。
3. 燈光。 當時的棒球場沒有照明設施。1963~1968則是由過大的好球帶(打者
腋下到打者膝蓋)和投手丘高度所造成的。舉個例子, 投手年(Pitcher's year)裡
擊率為.3005,為美聯的打擊王。
球場
由於曹錦輝的關係, 台灣球迷對洛磯對所處的球場Coors Field也有所認識,
了解到球隊主場的所在位置對於長打以及安打的影響不少。 例如說Coors
Field是打者天堂, 道奇的Dodger Stadium是投手天堂。 造成球場屬性不外
乎是濕度、海拔、全壘打牆高度、全壘打牆深度、界外區大小、氣候...等等。
像Todd Helton(洛磯的看板人物) 生涯在主場以及客場的打擊三圍分別
是.368/.465/.666和.294/.393/.502, 標準受球場效應保護的強打者。
其他的例子像水手在99年季中從 Kingdome搬到 Safeco Field時也對陣中的
Alex Rodriguez與Ken Griffey Jr. 成績產生了影響。
Alex Rodriguez 99年前半季: .316/.398/.647
Ken Griffey 99年前半季:.310/.404/.620
Alex Rodriguez 99年後半季: .261/.325/.540
Ken Griffey 99年後半季:.255/.360/.522
聯盟
由於美聯的DH制以及整體上的競技強度, 使得美聯投手的防禦率比國聯投手
在帳面上比較差。 同樣的現象在小聯盟也是存在。 像陳金鋒之前在3A所處
的PCL (Pacific Coast League) 就屬於打者聯盟, 所以在他打擊成績沒有明顯
高於聯盟水準很多的情況下自然得不到重用的機會。 Andre也曾寫兩篇
ERA+
所以說像ERA+這種數據就被發明出來比較不同時空、聯盟、球場的投手。
大於100代表這投手是在聯盟水平以上, 小於100則是聯盟水平以下。
像Pedro Martinez在2000年的表現(ERA1.74、Fenway Park、美聯東區)
讓他的ERA+變成恐怖的285, 是聯盟史上第二、近127年來第一名(!)。
其他
其他還有像INR/BQR (Inherited/Bequeathed runs prevented from scoring),
這是看reliever的, 分析reliever替先發投手省了幾分。 譬如說MLB今年123有人
、無人出局的情況下, 正在打擊的隊伍平均得2.34396分。 假如說一個reliever
上來把下面三棒都解決掉的話那麼他的BQR就等於+2.344, 反之亦然。
RA(Run Average)。 自責分加非自責分。 以球隊的立場而言失分就是失分,
所造成的傷害是一樣的。

訂閱:
文章 (Atom)